我院2011年度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再传喜讯
作者:教学促进部 编辑:传媒中心 2011-07-27近日,福建省教育厅公布了2011年省级精品课程、特色专业等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评审结果,我院收获颇丰,共获评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特色专业、省级教学团队和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各1项,省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0项。截至2011年7月,我院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增至68项,居省内独立院校前列。
3门省级精品课程 凸显教学改革成果
我院此次获评3门省级精品课程为:土木工程系的《土木工程概论》(负责人:胡华)、大学英语教学部的《大学英语》(负责人:林淑蓉)、人文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系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负责人:潘新)。入选的三门课程,《土木工程概论》和《新闻采访与写作》是专业必修课,《大学英语》是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这充分展示了我院深化教学改革、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协调发展的突出成果,为进一步推进有效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个省级特色专业 彰显实践教学特色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结合当前环保领域紧缺岗位和热点需求定位,根据同学们毕业后的职业方向具体需求,设置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两个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结合本系优势又设置了相应的核心课程组,体现了实用性强、多选择性、高就业率、可操作性强的原则,突出了“以实践教学为基,以创新教学为魂,以有效教学见长,以科研促教为辅”的专业特色。该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已经建立14个实习基地,基本完成了签约和挂牌,每年均派学生前往实习,老师跟班指导,做到“单位就近重实效、集中实习保质量、跟班指导保安全”。
1个省级教学团队 打造教学实践模式
人文与传播学院中文系“应用语言学概论教学团队” 秉持以“语言学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理念,在教学与研究中以理论为指导,以实践为途径,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努力建构实践平台,开发教学资源,多层次开展研究课题,精心设计系列课程,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新型人才。目前已形成以《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为基础课程,以《应用语言学概论》为重点课程,以应用语言学系列课程为延展领域的课程体系建设,形成了系内应用语言学实验室与校外实践基地互为补充的教学实践模式,打造了一支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学科范围内覆盖面较广、教师全部拥有硕博士学历、年龄梯队优化、素质较高、特色鲜明的教学团队。
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积极培养应用型人才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产学研结合的环境科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创新性突出表现在:一是创新教育教学理念,秉承 “拓宽专业,一专多能,适应发展,灵活设置”的专业指导思想,按照“模块式,厚基础”的专业培养模式,以有效教学见长,以实践教学为特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二是建立以环保需求、海西经济区为市场导向的培养计划,为海西企业有针对性地培养本科层次环境科学应用型人才。三是改革管理与运行机制,通过建立“科研创新导师组”和“环保实践辅导小组”,实施新型管理、运行机制;通过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多项相关政策与激励机制,调动师生积极性,努力培养环境科学应用型人才。
20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 立意鲜明创新性强
此次获得省级立项的20个项目,人文与理工类平分秋色,各获得10个项目。无论归属哪个学科领域,这些项目在立意上都具有较为鲜明的创新性,不仅展现了学生团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而且具有较好的社会实际意义,顺应了当前社会和市场发展的现代需求。有的项目立意于“低碳环保”和“节能减排”,变废为宝,如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城市污泥提取腐植酸及其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研究”等;有的深刻认识现代制造业发展趋势,旨在突破传统工艺,如机电工程系的“高精度智能型火灾报警装置”等;有的则关注市场发展、社会生活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专业知识,研究解决对策,如物流管理系的“城市废旧电子产品及家电逆向物流模式研究应用” 和法学院的“福建省“罕见病”社会救助研究”等。
附: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2011年度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名单
| |||||||||||||||||||||||||||||||||||||||||||||||||||||||||||||||||||||||||||||||||||||||||||||||||||||||||||||||||||||||||||||||||||||